很少有一種魚像台灣的蓋斑鬥魚一樣,受到常民百姓那麼多的關注。但是太多盲目的增殖與放流對野三斑(野生蓋斑鬥魚)而言恐怕只是禍不單行? 我養的台北野三班來源都是親手野採,最久族群的已經維持十多年了。想來也不知哪一天會無以為繼,故為之誌。
初來乍到的朋友建議先讀這個,搞清彩兔這玩意兒。阿然後也務必請了解這裡有一些觀察野三斑與彩兔之間差異的文,僅能代表我這一線的魚,不是讓作鑑別之用--我想試著去了解其生態意義,朋友們也應該如此,莫要陷入"野生的卡補"的迷思中。請參考這個

先講,這裡沒法回答您關於產地、分贈與買賣的問題囉。

7.30.2011

金門中斑--尾巴不短耶

去年生的魚,跟台北的野三斑比起來,尾巴並不短--道聽塗說總是靠不住唷!
金門的蓋斑,說實在話,有很多特徵都類似彩兔,比較明顯的不同就是鰭(尤其背鰭)、尾巴比較短。這魚逃起來速度很快,不像彩兔一樣溫吞。

7.09.2011

老魚大不同

我養的野三斑老了以後,特別容易與彩兔區分。大約在野生三斑滿2年齡起,已經可以看出嚴重的老化情形;而在2年的彩兔,通常都還維持著艷麗的體態。老化的野生蓋斑看起來真是老態龍鍾,最明顯的就是各奇鰭的拉絲消失、變禿了;此外,雄魚身上的紅紋也不再均勻鮮紅,有趣的是,許多魚的鱗列間會產生斷斷續續的縱向線紋或網格紋;而母魚老化時有時全身顏色明顯淡化,斑紋消失,有時甚至變成極淺的肉色,像白化了一樣。
左上那條,鱗列間出現明顯的縱線

野生蓋斑的壽命比彩兔短,這會代表什麼意義呢?是因為我繁殖的野三斑經過多年的近親交配造成的近交衰退嗎?還是彩兔經過人工選育,壽命變長了?我曾經將手邊的兩個野生品系雜交,就育種學上的角度來看,應該是可以改善大部分近交衰退的效應,然而我發現,遠交魚的壽命似乎並沒有太明顯的改善;此外,與彩兔雜交(一個愚蠢的錯誤)的DJ95後代第2年也有明顯的老化的跡象。所以目前我個人比較傾向認為野生三斑的壽命本來就很短,我想任何物種的特定壽命都有其演化上的意義,並不見得長壽就是勝出的。

難兄難弟--三界娘子

遙遠的貢寮山區,這個地方這幾年漸漸受到關注,因為保留了平地早已破壞殆盡的農田生態系,以及消失的物種。其中的明星,就是這個"三界娘子"--青鱂魚。
這區水田大小約一甲,我大概自2000年左右就開始不定期的造訪,說實在從來沒有發現有青鱂存在,但這次一下田就見到一群群眼睛發亮的青鱂。這裡離那個知名的青鱂產地大約十來公里,要說自然傳播大概也不無可能啦,不過也不排除哪位"保育人士"的"無私奉獻"。以前從未見過貢寮的青鱂,撈起來瞧瞧,覺得體型比雙連埤的略顯肥滿,對環境的耐受力似乎也更強(當下日正當中,水溫應該在40度以上)。一如往常,休耕水田裡擠滿了水生植物,加上青鱂悠游,彷彿時光倒流,真的讓我忘卻了炙人的暑熱。
我在附近向一位老者求教,他告訴我從未聽過"三斑"這種東西。至於"三界娘子",他的定義是舉凡小魚幼魚,一律以此名通稱,這其實就是標準答案了。
青鱂與三斑真的就可以說是難兄難弟,先是從原本的族群興旺,一直到瀕臨滅絕。現在又因為物稀為貴而先後被拱為保育明星,兩種的飼育繁殖都很簡單,結果成了復育樣板。如今基因混亂、無從追溯,最後一個被踢出保育名單,一個排入無望。保育?還是眼不見為淨吧?